|
大學畢業生以零工資就業 |
|
2007年9月5日,已點擊:23217次 來源: [打印本頁] [收藏本頁] [關閉窗口] |
眉山人才網/洪雅人才網/彭山人才網/仁壽人才網/青神人才網/丹棱人才網/四川人才網/樂山人才網/眉山勞動力市場 2005年7月畢業于內蒙古農業大學廣告系的于曉麗,在一家廣告公司“實習”近一年,從沒領過工資,她卻仍舍不得放棄這份“工作”。
于曉麗說,現在是進退兩難。“公司規定新來的人都得實習,兩個月的實習期沒有工資。可是公司總以各種理由一再延長實習期。我們總感覺干得不錯,也許很快就要轉正了,到別處還得重新開始,也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工作。”
據了解,2005年內蒙古自治區有4.1萬名高校畢業生。于曉麗說她的同學畢業前找到工作的不到一半,很多人不得不采取“零工資就業”的方式,放棄應有的勞動收入和社會保障權益。
這種既無承諾、又無保障的就業模式,讓于曉麗對今后的生活感到茫然。“工作快一年了,還要靠父母定期寄生活費,我現在開始懷疑上大學是否值得。”
內蒙古大學阿拉騰教授說:“一些大學生固守傳統的擇業觀,促成了‘低工資就業’甚至‘零工資就業’。一旦形成‘氣候’,很容易引發‘多米諾骨牌效應’,致使全社會勞動力價值觀念顛覆,擾亂整個大學生就業市場秩序,為以后尋求大量廉價的勞動力提供了‘范例’。而大學生的超低工資會使人懷疑上大學的必要性,甚至出現新的‘讀書無用論’。這種現象對整個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后期影響是致命的。”
在一個專門為應屆大學生舉辦的人才推薦會上,于曉麗發現有用人單位要求應聘者要有兩年工作經驗,她對此十分不解,“剛畢業哪來的工作經驗?”
一份關于“2006大學生就業力調查”的報告顯示,在接受調查的1.26萬人中,“零工資就業”的人已占被調查者的0.8%左右。
記者就“如何看待零工資就業”問題采訪了內蒙古農業大學和內蒙古師范大學近30名即將畢業的學生,其中有1/5左右的大學生表示在經濟承受能力允許的情況下,不反對通過短期的“零工資就業”來換取寶貴的工作經驗和就業機會。
內蒙古高等院校就業指導中心的工作人員認為,“零工資就業”暴露出一些高校在教學與實踐上的脫節,各高校應多提供社會實踐機會,將專業學習與擇業就業有機結合。
立人人才顧問有限公司的包蘇日娜經理卻認為,短期內不付給新員工工資是可以理解的。因為剛參加工作的新人不會為企業帶來效益,企業還要專門培養。出現“零工資就業”,反映了大學生就業心理期望值已降低。當社會整體未能實現人力資源的最佳優化配置和整合的時候,大學生通過“零工資就業”,找到一個可以展示發揮才華的平臺,積累工作經驗,對其今后的工作有積極的意義。
內蒙古師范大學的陳靜等同學則表示,寧可工資低一點,也不愿選擇“零工資就業”。她們認為,付出了勞動就應該得到回報,這是一個人生存發展的底線,也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,即使求職難,供求雙方也是平等的。
內蒙古大學工商管理系的馬富萍教授認為,“零工資就業”是一把“雙刃劍”。它的積極意義是,畢業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積累經驗,企業也可以多方面考察員工;負面影響是,公眾對大學的預期值降低,更多人不愿進入社會而選擇繼續求學;或導致求學意識轉變,使得勞動者整體素質降低。“零工資就業者”是隱性失業人口,他們的增多會加大貧富差距,影響社會穩定。
他認為,疏導解決“零工資就業”更為有效。在供大于求的就業形勢面前,必定會出現就業難的問題,有些企業還會乘機壓低報酬。他建議,政府有關部門應盡快發布當年當地的“大學畢業生起薪指導價”,為大學生畢業求職起到指導作用。
編輯:梁棟 bibi
眉山人才網/洪雅人才網/彭山人才網/仁壽人才網/青神人才網/丹棱人才網/四川人才網/樂山人才網/眉山勞動力市場
來源:中國青年報 |
◆
本類相關信息 |
|
|
|
|
最新公告 招考 資訊 |
|
|
|
|
|
|
|
熱點專題調查 |
|
|
|
|
|
|
|
圖片新聞 |
|
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