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當前位置:信息>>
畢業生就業 工資與前途孰輕孰重? |
|
|
|
|
畢業生就業 工資與前途孰輕孰重? |
|
2008年1月9日,已點擊:32872次 來源: [打印本頁] [收藏本頁] [關閉窗口] |
今年7月,從我省各大高校畢業的大學生達到了19萬人次,雖然求賢若渴的企業以及提供的崗位不少,但仍有很多高校畢業生徘徊在就業的邊緣。而明年7月,又有一大批畢業生將走出高校,其數量將超過19萬。 從11月21日以來,本報采訪了川內電子科技大學、四川大學、成都中醫藥大學、西南交通大學等7所高校大型雙選會。從校方提供的畢業生數據和實際參加雙選會學生的數據可以看出,大部分學生參加的校園招聘會至少在2-3場,但是很多學生在求職、面試過程中顯得比較迷茫,不知道從事哪種工作更好,工資的多少以及前途哪樣更重要。從今日起,本報幫辦工作室和教育工作室將聯合推出“2008年畢業,怎樣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”“2008年畢業 你準備好了嗎?”系列報道大型策劃活動,以便為2007級畢業生和2008級在讀生順利就業提供參考借鑒。 現象:像發名片一樣發簡歷 迷惑:哪種工作適合自己? “不管進不進得了,先投了簡歷再說”,廣泛撒網這種找工作的方式成了很多學生慣用的求職方法。川大雙選會設立的復印點前,復印簡歷的畢業生排起了長龍。“我事先準備了5份簡歷,沒想到好單位有那么多,就再加印了5份。”一位排隊等候的男生說:“很多大學生只是想找一份工作,并沒有規劃自己的未來,明明不適合自己,還來應聘。”一位物業管理公司的招聘人員說,“比如我們的前臺工作,一些毫不相關專業的大學生仍然爭著來報名。” 現象:學英語的賣鍋爐 迷惑:“錢途”是最重要的嗎? 在采訪中,記者發現,畢業生往往對房地產等工作穩定、收入高的行業趨之若騖,但這些行業的招聘代表大多表示,很多應聘者并不了解自己能力是否適合這些行業。在西南交通大學舉行的雙選會上,川內一家鍋爐有限公司開出10萬元年薪,招聘鍋爐銷售代表,引得大學生紛紛投遞簡歷。該單位招聘人員表示,還沒找到滿意人選。在現場,一位剛剛面試完的西南交大英語系畢業生獲悉該單位3個月試用期的工資只有1000多元時,仍然決定應聘。“過不了試用期”,他說,“那只能說明我的能力不夠!” 名師點評 不規劃“抓瞎” 亂規劃“繞彎” “職業規劃其實就是通過規劃的手段來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的過程”,四川大學職業指導師、心理咨詢師胡小東表示,明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式非常嚴峻,他建議,畢業生應該加強對自身的了解,規劃自己的職業。 他提醒畢業生職業規劃要避免三大誤區:一是切忌眼高手低,要從自身的實際出發,“要找最適合自己的工作,而不是最好的工作”;二是切忌急功近利,職業規劃是為了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,如果大學生找到了適合的職業,相應的就會加快個人的職業發展歷程;不要認為職業測評可以測出自己適合哪些職業,最多可參考一下。 未來迷局 遞出簡歷前他們很憂慮 面對現在的就業形勢,很多大學生是否有自己合理的個人職業規劃,是否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呢?昨日,記者采訪了成都幾所大學的學生,了解他們的看法。 文憑憂慮型 “針灸”高才生:“本科還是低了點” 學生:周思遠 畢業院校:成都中醫藥大學 專業:針灸推拿 每年都獲得獎學金,被評為優秀學生干部、優秀學生、英語六級、計算機省二級……周思遠仍然擔心自己的就業之路,“我覺得自己的文憑還是低了點。雖然我的專業知識比較扎實,動手能力、學習能力都比較強。” 談到自己的職業規劃,周思遠說:“我打算一年后考取執業醫師證書,前五年在基層掌握臨床經驗,五年后希望升主治醫生。不過我希望能看到下一步的發展方向,如果看不到會考慮轉行。” 專業局限型 文科生的“算盤”:文員、教員、公務員 學生:潘春梅 畢業院校:四川大學 專業:文新學院漢語言 “我這學期投了七八份簡歷,也有五六個公司回應我,但是去復試以后就基本都沒有結果了”,究竟能做什么,能找到什么工作,讓潘春梅相當困惑。盡管她每年都獲得獎學金,英語過了六級,當過優秀學生干部、優秀學生等。 “從今年10月起,我們學校幾乎天天有企業來招聘,但招理工科的特別多,來招文科生的單位太少了。”她無奈地說,“我希望找個專業對口點的職業,比如老師、文員等。” 談到以后,她說:“我現在不在乎錢的多少,準備先就業在擇業,如果不行就考公務員。” 專業迷茫型 電腦高手:廣撒簡歷,只要和專業沾點邊 學生:張夏飛(化名) 畢業院校:西南財經大學 專業:財務管理 “我聽從了父母的意見,上大學時選擇了財務管理專業。時至今日我漸漸覺得這個專業并不適合我,我更希望以后從事咨詢顧問類工作”,張夏飛訴說著他的迷茫,”真希望有一個職業規劃師替我出謀劃策。” 張夏飛在校成績優異,擔任著學校電腦學會副會長,還是校廣播站主持人。她性格外向,樂于與人交流。“為了應聘,網上投遞和現場投遞的簡歷份數我自己也記不清”,她說,“只要和所學專業有點關聯,就投。” “我想當CEO、企業顧問、咨詢師、心理醫生......”她提到一大串自己的未來,但哪一樣最適合自己,她仍不知道。 規劃嘗試 自擬15年前景 他想找人評一評 “這是我15年內成為一家規模比較大的游戲公司管理人才的職業規劃,幫我請教一下專家可以嗎?”電子科技大學軟件工程專業陳彥俊向記者描述著他的規劃并求助,“畢業后,用一年時間熟悉游戲業務和游戲行業的工作環境,用2-3年跟著有經驗的從業人員學習經營項目,之后嘗試帶團隊做開發,有4-5年的團隊管理經驗后,再嘗試接受更高層面的工作。” 陳彥俊說,為了理想,他從高中起就開始做了一些準備,比如自學FLASH;在大學里,他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動畫制作。而這些,在10月份的校園求職招聘中,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。 |
◆
本類相關信息 |
|
|
|
 |
最新公告 招考 資訊 |
|
|
|
|
|
|
 |
熱點專題調查 |
|
 |
|
|
|
|
 |
圖片新聞 |
|
 |
|
|
|
|
|
|